文章來源于網絡
近期,安徽省幾起大型串標案件,引發行業關注,那么這些大型串標案件是怎么被發現的呢?
近期安徽省處罰的大型圍標串標事件回顧:
?官方通報:一個項目146家企業圍標串標!沒收保證金2336萬!
?一個項目84家企業圍標串標!其中34家連續兩次違規!
?33人因出借資質“串標”被捕!安徽通報系列串標案,涉案金額1.5億!
安徽大型串標案,
是怎么被發現的?
10月25日,安徽省安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發布對安徽恒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46家企業違法投標行為處理結果的通報,認定這146家企業參與此次投標的行為屬于“視為串通投標”情形,按照相關規定,分別沒收每家企業16萬元,共計2336萬元的投標保證金,并記不良行為一次,予以披露6個月。
據了解,這是一個120天工期、826萬工程投資的老舊小區改造市政施工,竟然引來省內外416家企業現場參與投標。安慶市公管局通過技術手段,逐一審查后發現,多家企業商務標從同一IP地址上傳、不同企業留存的聯系人、聯系郵箱相同、不同企業招投標文件為同一人編制等異常情況。這就說明兩家或者多家企業,在同一臺電腦或者同一系統上制作標書,這是在法律上明確規定,視為串通投標的行為。
開標結束后,安慶市公管局依法組織專家和招標人復核發現,安徽恒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46家企業的投標文件商務標中道路、排水、建筑、安裝等組價形式等內容存在不同單位同一子目的消耗量及組價異常相同,組價及補充定額編號異常相同,組價及調整系數異常相同等情形。
通過統計,這146家企業,共有43種類型的異常相同,按照我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這種行為被視同串通投標:一個項目是由不同的子項目組成的,不同的子項目有不同的消耗量。消耗量就是工程量。比如說混凝土是多少錢一個立方,應該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組價。數量和組價,不同的單位不應該相同。而在這里,連小數點后面的數字都是一樣的。
無獨有偶,10月25日,安慶市再發布通報一個項目84家企業圍標串標!其中34家甚至連續兩次違規!
8月1日,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通報“8.01”系列串通投標案:警方成功摧毀犯罪團伙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3人,涉案標的金額逾1.5億元。
而這起串通投標案也是因宿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招投標領域異常數據線索起疑為始,電子招投標平臺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線索鎖定角色。事實上,利用電子招投標平臺識別“串標圍標”是近年來實踐發展和政策支持的主要方向,那么電子招投標平臺如何識別圍標串標?
一方面,通過記錄投標文件對應的用戶硬件特征碼、工具軟件、計價軟件身份碼等,并在評標時對這些不該雷同的信息進行識別分析,可自動識別電子投標文件上傳計算機的網卡MAC地址、CPU序列號和硬盤序列號等硬件信息,可有效鎖定違規線索。
另一方面,通過查重分析、計算匯總各項評分、識別投標報價間規律性差異,電子招投標平臺也能為評審專家提供線索輔助。此外基于各環節全程留痕、所有資料自動歸檔,電子招投標平臺也能夠作為線索痕跡追溯途徑,有效解決串標取證難問題。
附:
1“串標圍標”,是如何被識破的?
1)電子招投標平臺
① 自動篩查不同投標文件是否由同一臺電腦制作;
② 自動計算匯總各項評分,輔助評審專家判斷是否圍標串標;
③ 各環節全程留痕,所有資料自動歸檔,全程追溯,能做到動態監控、實時預警、智能輔助、全程記錄。
2)哪些串標行為容易被識破?
· 招標文件雷同,比如格式相同,字體一樣,表格顏色相同。
· 招標文件中,出錯誤的地方一致。
· 電子投標中,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名的IP地址一致,或者IP地址在某一特定區域。
· 不同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同一臺電腦編制或同一臺附屬設備打印。
· 投標文件的裝訂形式、厚薄、封面等相類似甚至相同。
· 一家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中,裝訂了另一家投標人名稱的文件材料,比如:出現了另一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簽名,加蓋了另一家投標人公章等。
· 投標人代表不知道公司老總的電話號碼。
· 不同投標人在開標前乘坐同一輛車前往,有說有笑,開標現場卻假裝不認識。
·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總價異常一致,或者差異化極大,或者呈規律性變化。
·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總報價相近,但是各分項報價不合理,又無合理的解釋。
· 故意廢標,中標人無正當理由放棄中標,或不按規定與招標人簽定合同
· 故意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無效標條款,制作無效投標文件。
· 投標人一年內有三次及以上參加報名并購買招標文件后,不遞交投標文件、不參加開標會議。
· 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前,多家投標人幾乎同時發出撤回投標文件的聲明。
·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由同一賬戶資金繳納。
· 多個投標人使用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企業出具的投標保函。
· 售后服務條款雷同。
· 故意漏掉法人代表簽字。
· 投標文件中法人代表簽字出自同一人之手。
212種圍標串標套路,違法!
01
招標人的套路
1.泄密法
泄露投其他投標人的相關情況;
泄露標底、泄露評標情況、泄露關鍵人物名單,如:資格審查委員會或評標委員會名單。
2.特殊定制法
為某個投標人,“量身定做”有明顯傾向性的條款,以此控標;
招標前,與某一家供應商進行“實質性談判”;
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后,讓投標人補充、撤換或更改投標文件、更改報價(包括修改電子投標文件相關數據)。
3.做局法
招標前已經內定中標人,組織投標人串通投標,比如壓低或者抬高標價;
招標人將一個既定標段拆分成多個標段,然后將內定的中標人分別安排在不同的標段,讓各方利益均沾;
讓招標人之間與招標代理機構,另行約定,比如:給予未中標的其他投標人費用補償;
招標人授意自己內定的無資質公司與有資質的公司商議,以有資質公司的名義投標,中標后,由無資質公司履約。
4.指使、暗示法
指使、暗示或強迫要求評標委員會,進行傾向性引導;
指使招標代理機構為內定的中標人提供幫助,進行區別對待。
5.價格法
采取欺詐的方式,用大大低于成本價的低價中標,然后在項目實施中,通過變更服務量等手段,提高最終結算價格。
6.裝傻法
招標人發現一個投標人代表,在開標記錄表上簽多個投標人的名字卻不制止;
招標人發現不同投標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項目負責人、項目總監等人員有在同一個單位繳納社會保險情形而不制止,反而同意其繼續參加投標;
招標人發現有由同一人或存在利益關系的幾個利害關系人,攜帶兩個以上(含兩個)投標人的企業資料參與資格審查、領取招標資料,或代表兩個以上(含兩個)投標人參加招標答疑會等情形視而不見,同意其繼續參加投標;
招標人在資格審查或開標時發現不同投標人的投標資料(包括電子資料)相互混裝等情形而不制止,反而同意其通過資格審查或繼續參加評標;
開標中發現投標人的報價有明顯串標跡象視而不見,評標委員會提出來也授意評委繼續評審。
7.無所顧忌法
采用最低評標價法進行評審的項目,未中標公司提出質疑后,招標采購單位復議后還依舊維持原來評審結果;
招標人無正當理由拒絕與中標候選人簽訂合同。
02
投標人的套路
1.兄弟相約
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事前約定好誰中標、誰陪標,誰棄標;
相互約定,價格策略和投標策略;
相互約定,給予未中標的投標人費用補償;
圍標公司一般是:投標人法定代表人之間相互參股公司;或屬于同一集團、總公司、協會等組織成員的公司;或利益同盟公司等。
2.陪標特征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價總價異常一致,或者差異化極大,或者呈規律性變化;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總報價相近,但是各分項報價不合理,又無合理的解釋;
故意廢標,中標人無正當理由放棄中標,或不按規定與招標人簽定合同;
故意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無效標條款,制作無效投標文件;
投標人一年內有三次及以上參加報名并購買招標文件后,不遞交投標文件、不參加開標會議;
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前,多家投標人幾乎同時發出撤回投標文件的聲明;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由同一賬戶資金繳納;
多個投標人使用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企業出具的投標保函;
售后服務條款雷同;
故意漏掉法人代表簽字;
投標文件中法人代表簽字出自同一人之手。
3.“愚蠢”暴露法
招標文件驚人相同,比如格式相同,字體一樣,表格顏色相同;
招標文件中,錯誤的地方驚人一致,連錯都錯得一樣;
電子投標中,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名的IP地址一致,或者IP地址在某一特定區域;
不同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同一臺電腦編制或同一臺附屬設備打??;
投標文件的裝訂形式、厚薄、封面等相類似甚至相同;
一家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中,裝訂了另一家投標人名稱的文件材料,比如:出現了另一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簽名,加蓋了另一家投標人公章等;
投標人代表不知道公司老總的電話號碼;
投標人代表簽字時手發抖,簽的名字與名片名字不一致;
不同投標人在開標前乘坐同一輛車前往,有說有笑,開標現場卻假裝不認識。
03
評審專家的套路
1.無為法
評審專家發現投標文件中存在不符合招標文件規定,不指出;
評審專家發現投標報價中存在明顯不合理報價,不指出;
評審專家發現技術部分中存在明顯不合理性或內容缺漏,不指出。
2.特殊對待法
評審專家明知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不主動提出回避;
投標文件的暗標部分,投標人做了特殊記號的(很有可能是故意標給某個專家看的);
評審專家進行評審分值時,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有意給某一投標人高分值而壓低其他投標人分值,或不按照招標文件規定打分。
上一篇:沒有了!